立足京剧艺术传承推广传统戏曲文化发展「立足京剧艺术传承推广传统戏曲文化」

沈阳师范大学在国内综合院校中率先设立京剧表演专业,由国家级重点中专辽宁省艺术学校2002年并入后组建戏剧艺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京剧表演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2021年获评软科专业排名表演专业全国第十名。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上,沈阳师范大学始终坚持高超技艺与艺术理论的双向传承,注重在技艺传承中赓续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基因,在国内外推广传统戏曲文化。

传承高超技艺与艺术理论

沈阳师范大学在开展中国京剧艺术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在艺术教学与传播方面遵循戏剧艺术文化发展规律,在高超技艺与艺术理论两个方向上完成对中国京剧艺术文化的持续传承。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议讨论等多种举措,将中国京剧艺术文化融入艺术教育,以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教学方式反复加强知识输送,引导专业学生积极继承中国京剧艺术文化,也带动其他专业学生对中国京剧艺术的风格特点的了解。

在技艺传习方面,沈阳师范大学获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传承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在艺术理论的发展方面,沈阳师范大学目前拥有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学师资团队,教科研成果颇丰,累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际级奖项18项、国家与省级奖项百余项。

近年来,沈阳师范大学在扎根中华民族艺术审美教育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举办了多次专业研讨会,通过不同技艺与理论的碰撞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与宽广辐射性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与传统文化传播机制。在2022年由沈阳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承办的“海峡两岸文化情——戏曲表演与专业教学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台湾国光剧团、台湾戏曲学院等戏曲专业院校及剧团的专家、学科主任、业务骨干代表以促进海峡两岸戏曲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交流,设置专题报告和现场教学案例展示环节,聚焦专业理论与实践,针对如何提高戏曲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戏曲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坚持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建立科学有效的戏曲文化传播教育体系等方面展开研讨。

拓宽教学资源与观演活动推广渠道

在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下,京剧艺术与戏曲文化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着力探索京剧艺术传承路径,通过引入外来教学资源和开展观演活动,与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圈层进行交流沟通,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路径。

在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方面,学校聘请了国际戏剧联盟主席、匈牙利大师坊导师、匈牙利共和国黄金十字勋章获得者、俄罗斯大师坊导师、俄罗斯总统艺术文化奖获得者、英国戏剧大师、英国大不列颠文化协会无国界教师培训专家以及多位国内知名京剧艺术家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为专业教学与发展聚拢专业资源。在观演活动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文化交流,师生先后远赴美国、英国、俄罗斯、比利时、韩国、印度、黎巴嫩、吉布提、泰国、约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多次访问演出。其中,《参花正红》《走出绝谷》《莱昂瑟与莱娜》等原创作品在富山世界儿童舞台艺术节、比利时艺术节、中德文化交流年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京剧版《奥赛罗》登上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新编历史京剧《明月与子翰》首次赴黎巴嫩、约旦、美国等国家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普遍赞誉和好评。这些观演活动直观地展现了师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戏曲文化的热爱,也展示了学校在戏曲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以及对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助推专业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

中国京剧艺术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创作中智慧与美的结晶,有着独特的戏剧艺术文化风格和民族特色,经过百余年的历史沉淀、各大流派名家的演绎以及现代媒介的推广,京剧的传播已经与人民群众的文化偏好、日常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建校历史悠久、为社会输送过无数优秀人才的综合类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始终担负着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在京剧文化的传播方面,沈阳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积极响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专业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层次,近年来,先后举办了《“艺”心向党,点亮青春》小学期教学汇报专场演出、独幕京剧现代戏《格桑花开》创作表演等活动。秉承继承传统、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学校在遴选优秀传统剧目曲目之外,积极扣紧时代主题,创作排练了《党啊!亲爱的妈妈》等原创作品,将思政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激发了学生饱满的艺术热情,让观众领略精彩绝伦的国粹盛宴,也获得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为促进传统戏曲文化活化传承、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钟 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