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1)

王瑶卿,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他生于1881年,卒于1954年,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号瑶青,斋名“古瑁轩”,祖籍江苏清江(今江苏淮安)。其父为晚清著名昆曲演员王绚云。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2)

经典剧目:《雁门关》,萧太后   传人:王瑶卿46岁时因“塌中”而离开舞台,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在戏曲教育方面堪称一代宗师,其入室弟子数以百计,主要传人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之外,还有芙蓉草(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荣蝶仙、徐碧云、王玉蓉、朱琴心、黄玉麟、程玉菁、黄咏霓(雪艳琴)、华慧麟、章遏云、于玉衡、刘秀荣、谢锐青等。梅兰芳曾说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砚秋扬长避短,创造 “程腔”,是在他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3)

代表剧目:《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汾河湾》、《南天门》、《牧羊圈》、《珠帘寨》、《十三妹》、《福寿镜》、《荀灌娘》、《木兰从军》、《万里缘》、《娘子军》、《棋盘山》、《珍珠烈火旗》、《孔雀东南飞》、《玉堂春》、《穆柯寨》、《庚娘传》、《五彩舆》、《琵琶缘》等。另外,中国戏曲学校排演的《白蛇传》和中国京剧院排演的《柳荫记》均由他担任唱腔设计,其中倾注着他的心血,保存着王派演唱的精髓。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4)

王瑶卿不仅是一位京剧旦行的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京剧教育家和京剧艺术创造的策划家。经他亲授的弟子多达400余人, 特别是成功地培养出了“四大名旦”,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四大名旦”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此时京剧进入兴盛时期, 其标志之一是涌现出了众多流派。最早出现流派的生行中, 继“老三杰”及谭派之外, 又出现了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四大须生”以及麒麟童等名角。同时旦角行当崛起, 涌现了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徐碧云、于连泉、王蕙芳、欧阳予倩、赵君玉、刘筱衡、黄桂秋等一批名角。1927年6月20日, 北京《顺天时报》刊登启事:“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 现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该报列出的五位名伶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 并在五人所演的新剧中各选出五出供读者遴选。7月23日, 该报揭晓投票结果, 共收到14091张选票, 梅兰芳的《太真外传》、程砚秋的《红拂传》、尚小云的《摩登伽女》、荀慧生的《丹青引》、徐碧云的《绿珠坠楼》荣膺“五大名伶”的最佳新剧。后因徐碧云较早地离开了舞台, 所以观众中只流传着“四大名旦”的说法。

只要关注一下“四大名旦”的艺术师承、艺术经历和其流派创造的过程, 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而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四大名旦”无一不是王瑶卿的学生, 无一不是受到王瑶卿的悉心传授和教诲;而且他们各具特色的流派无一不是在王瑶卿的指导和培育下逐步形成的。

梅兰芳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5)

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长期为谭鑫培、王瑶卿操琴, 与王瑶卿交往甚密。梅雨田先是按王瑶卿演的路子把《玉堂春》教给梅兰芳, 贴演后居然一炮打响。接着又带了梅兰芳来到王家, 让侄儿磕头拜王为师。王瑶卿却谦逊地说: “论行辈, 我们是平辈, 拜师不敢当, 我们不必拘于形迹,还是弟兄相称吧。”王瑶卿和梅兰芳都曾拜师“老夫子”陈德霖, 因此王把梅兰芳看作小师弟。随即, 王瑶卿把自己拿手并当红的《虹霓关》亲手教给梅兰芳, 后来又教了《汾河湾》、《樊江关》等戏。不久梅兰芳又有机会与王瑶卿同班同台, 合演了《樊江关》、《儿女英雄传》等戏, 两人配合默契,非常精彩。梅兰芳拜师王瑶卿,对梅来说是一件大事。他7岁开始学戏, 9岁登台,起初其才华并没有很好显露,以致早期一位老师说他祖师爷没给饭碗。但是王瑶卿能锐利地洞察演员的潜质,他看好梅兰芳。梅兰芳无论扮相、嗓音、幼功条件都很好,而且他比较崇尚典雅清丽的风格。王瑶卿因势利导, 让梅向这方面发展, 他着重指点他细腻深入地刻画人物, 追求舞台的形象美。在梅兰芳编演新戏时, 王瑶卿帮他修改、推敲剧本, 创作新的唱腔和舞蹈。如《西施》、《太真外传》等新戏都是在王瑶卿的具体指导下排成的。一些古装戏中穿插的歌舞场面, 其唱腔都是王瑶卿帮着研究出来的。所以梅兰芳深有感触地说: “王大爷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研究出来的东西, 够得上真、善、美的标准。”梅兰芳的京白非常出名, 这也是王瑶卿悉心教授的结果。梅兰芳当初与王瑶卿合演《儿女英雄传》八本, 饰演张金凤时, 还不大会念京白, 乃是王瑶卿一手教成。梅兰芳所创梅派, 虽然广采博取, 基本上还是出于王派, 后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梅兰芳的成功离不开王瑶卿。梅兰芳不仅从王大爷手里学会了好几出戏, 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王瑶卿的艺术创新精神, 从而创造了雍容华贵、典雅优美的梅派艺术, 并把整个京剧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终成一代大师。王瑶卿进行艺术教学和艺术创造设计非常出色, 他的最主要特点是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从实际出发;他在培养“四大名旦”时, 根据他们不同的禀赋条件, 不同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身的剧目作为创造的载体, 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逐步选定自己的主攻目标,确定并发展自己的风格特征。而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王瑶卿又重点抓住唱腔和表演这两大关键,,加以具体指导。

程砚秋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6)程砚秋8岁时从荣蝶仙学刀马旦和花旦, 8岁登台, 青春期倒仓。罗瘿公慧眼识才, 帮他筹款赎身, 后改学青衣, 向陈德霖、王瑶卿求教。程砚秋拜王瑶卿为师时才16岁。程砚秋倒嗓后声音变得又闷又窄, 一般的青衣唱腔吃不消,而且出现了一种“鬼音”(即脑后音),这种鬼音唱旦角不行。王瑶卿对程砚秋说: “你别跟畹华(梅兰芳)比呀! 你的嗓子比较特别, 要是模仿别人就没饭;要是闯就有饭! ”王瑶卿仔细琢磨, 想方设法为程砚秋另辟蹊径。他把《贺后骂殿》的唱腔从头至尾改成适合程砚秋嗓音的唱腔, 指导程砚秋摸索一种以气催声的唱法, 用虚音带低音, 最后落在脑后音上。其嗓音经苦练后, 创造出一种低回曲折、幽咽婉转的新腔, 果然大受观众欢迎。接着又让他拜梅兰芳为师。程砚秋17岁再度登台,排演了《荒山泪》、《春闺梦》、《窦娥冤》等新戏, 声名鹊起。王瑶卿见他擅演悲剧, 就引导他向这方面发展。程砚秋自己也极努力,对身段、眼神方面多加训练和创造, 单水袖方面, 就创造了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十种技法, 《荒山泪》中水袖舞式多达40余种, 极其丰富。程砚秋的许多新戏, 如《鸳鸯》、《春闺梦》、《文姬归汉》、《锁麟囊》等戏, 都是王瑶卿设计唱腔并给以排练的。再后来, 即使程砚秋自己设计唱腔, 也总要向王瑶卿请教, 经他订正后才放心演出。因此可以说, 没有王瑶卿就没有程派。

荀慧生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7)

王瑶卿对荀派、尚派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荀慧生幼年家贫, 在天津卖入义顺和梆子科班, 从师庞启发学花旦, 10岁入京, 从侯俊山习艺。后改学京戏, 师从薛兰芬、路三宝、吴菱仙、陈德霖学青衣、花旦, 也拜在王瑶卿门下, 师法王派。1919年, 荀慧生要和杨小楼一起去上海演出, 王瑶卿对荀慧生说:“你在上海要站住脚, 没有一出新戏不成,我就把《荀灌娘》这个本子给你, 这出戏你演最合适。”当时戏班里有句俗话, 叫做“宁送十亩地, 不让一出戏”, 一般人是不大肯送本子的。王瑶卿却十分豪爽, 对徒弟更是毫无保留。这出适合荀慧生表演的新戏,不仅使他在上海的演出活动增添了光彩, 而且为日后荀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荀慧生扮相俊美,嗓音娇亮。根据他的具体条件,不论剧目的选择还是唱腔的设计,王瑶卿均引导他向俏丽柔美的风格发展。在给荀慧生说腔的时候, 王瑶卿特别强调要发挥他嗓音清润圆柔的特点, 要求他妩媚多于刚劲。在王瑶卿的指导下,荀慧生巧妙地吸收梆子的营养,并用柔加以包容, 化得浑然无迹。并运用吞、扬、摧、撤、闪、断、停、放等技法, 使他的演唱柔美俏丽, 善于表达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他善用眼神、身段, 做工活泼细腻、袅娜翩跹, 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荀派。

尚小云

京剧旦角王派-王瑶卿(图8)

尚小云13岁入三乐社科班学戏, 初学武生、老生, 后改青衣、刀马旦, 曾就教于孙怡云、陈德霖、王瑶卿。他扮相俊秀, 嗓音高亢嘹亮, 中气充沛, 有铁嗓钢喉之称。王瑶卿传授尚小云,并为他排了全本《福寿镜》和《兰蕙奇冤》(即《十五贯》)。王瑶卿在《福寿镜》“失子惊疯”一折设计有多种水袖舞蹈, 用以表现胡氏失子之后精神失常、悲恸颠狂的精神状态。王瑶卿毫无保留地教授尚小云, 而尚小云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条件又有所发挥, 使这出戏更好地体现出了尚派的表演风格。在给尚小云说腔时, 王瑶卿要求他发挥出自己高、脆、亮的长处, 声音要刚劲挺拔。后来形成的尚派以刚为主, 刚柔相济, 演唱和表演比较质朴, 追求骨骼之劲健。演唱时咬字清劲, 运腔顿挫有力, 转腔拔调时高亢圆亮, 然而也不是一味地刚, 而能在刚劲中透出几分妩媚。念白清脆流利, 韵白、京白均见其长。做工、身段矫健利索, 武功好, 开打快捷边式, 刀枪剑戟, 样样能使。尚小云对舞蹈也有许多创造, 如在时装新戏《摩登伽女》中大胆引进了苏格兰舞和呼拉舞。有一次, 王瑶卿风趣地把自己的教学方法打了个比方。他说: “别瞧我有这些个徒弟, 就好比有这些个猴, 全在我这个绳上拴着,我得瞧这个猴儿该怎么拴才怎么拴, 认真了, 是一个猴儿一个拴法。”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奥妙所在。京剧界把王瑶卿称之为“通天教主”, 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四大名旦”来说, 他们都出自王的门墙, 而四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又均由王大爷设计, 王瑶卿可称是四大名旦的总设计师、总策划。现今的电视剧、大制作都有总策划、策划的头衔, 这方面王瑶卿堪称其祖师爷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