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的剧团在介绍自己时都说是高台教化,传播知识和美。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剧团在演戏时,对古代文史常识不太了解,以致会闹出许多笑话。下面我举三个例子,都是我在日常遇到的,很有典型性。

一、 “都察院”OR “督查院”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上图是西北某著名戏曲院团排演的新版秦腔《玉堂春》剧照。表现的是王金龙(王景隆)审案的大堂。这个戏的舞美不惜画蛇添足地给做了一块大匾,赫然三个大字“督察院”。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都察院”。

都察院是明清两代国家的最高监察机关,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明代中后期,皇帝经常会派一些年轻官员充当都察院的“巡察御史”去巡按地方,剧中王金龙就是这个角色。所以,在戏里王公子的行辕被笼统的称为 “都察院”。

京剧《玉堂春》里苏三有戏词“来在都察院,举目往上观,两旁刀斧手,吓得我胆战心又寒”。这里的“都”有“总”或者“最高”的意思,就是总检察院或者最高检察院。我们西安人都知道,咱们西安的城隍庙因为在封建时代级别较高,被称作“都城隍庙”,就是总城隍庙之意。

而“督察”明显是个现代语汇,是一个监督警察执法的职业名称。

这本来并不是一个特别冷门的知识,但是,一个堂堂的省级大剧团,能够代表“秦腔”这个剧种的国家级剧团,排个新戏有多少所谓的专家在那儿把关,有多少戏曲的参与者啊,不下百人吧?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指出这个低级错误!

我上网查了查这个戏,从2015年这个戏在西安首演,一直到2017年再次复演,就堂而皇之的让这个幼稚的错误一直呈现在舞台上!说实话,光看到这个图片我就没有心思看这个戏,见微知著啊,这么低级的错误都会犯,我不敢想象这个戏有多么好。

二、“巾帼英杰”OR“巾幗英傑”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前几天在手机上看到一个消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排演了一出新戏叫《巾帼英杰》,武旦名家阎巍老师主演,讲的是佘赛花的故事,据说要从佘太君的青年演到老年,中间要跨武旦、青衣、老旦等多个行当,并且发了很多剧照,扮相符合传统,中规中矩,我还挺有兴趣。

不过最后一张(见上图),有一个匾额,大概是表扬佘太君的意思,上书四个大字,就是这个戏的名字“巾帼英杰”。用的是简体字,而且还有点电脑字体的意思。

当然,我还没看过这个戏,如果这个匾只是为了标一下这个剧的名字,其实无所谓,但如果是这块匾参与了剧情,那还是用繁体字为好,应该书为“巾幗英傑”,而且还应该是庄重的楷书或隶书,这才符合古代匾额的特点。

而现在照片上那块匾额,就显得特别敷衍和潦草,既然排戏花了那么多钱,我感觉应该讲究一点,如果说是一般的乡村草台班子,弄个制作粗糙的简体字匾额什么的,我会觉得无所谓,毕竟财力有限,而且与剧情关系不大,我基本会无视。不过,咱们的剧团可是京剧界一流的剧团啊,有大把的资金支持,再做出这样敷衍的舞美来,就有点不应该了。(这个戏前一段时间已经公演了,匾额已经改为了繁体字,很好。)下图是公演时的匾额图片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三、“御碑亭”三字该标到哪里?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上海京剧院演出《御碑亭》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某剧团演出《御碑亭》

京剧的《御碑亭》原来算出冷戏,不过近几年有复热的迹象,因为结局大团圆,又有个《金榜乐》的别名,所以,这几年很多剧团都拿它作吉祥戏演。

这个戏的“戏核儿”就是碑亭避雨,发生的场景就在御碑亭里,原来演这个戏的时候,按照京剧的虚拟性原则,就用几个椅子或凳子代替亭子了,不过现在为了舞台的美化,很多剧团的舞美都会真的弄一个亭子和碑的造型,再标上“御碑亭”三字。

但是这三个字标在哪个地方?我在不同的剧团里看到了不同的做法。有的标在了亭子上,有的标在了碑上,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

那我们就得讨论一下何为“御碑亭”,顾名思义,御碑亭就是盛放“御碑”的亭子,什么又是“御碑”呢,就是皇上御题的碑,这种御碑亭在明清两代较为常见,皇帝对某个地方有指示,或者皇帝经过某个地方留下了诗文,当地官员就会立碑纪念,把皇帝 “御书”的指示或者诗文刻在碑上,皇帝的御碑不能放在野外日晒雨淋吧?所以再在其上建亭保护,这就是御碑亭的来历。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历史遗留的真实“御碑亭”

知道了这个来历,就应该知道“御碑亭”三字应该标在什么地方。碑上是皇帝的诗文,绝对不能标在碑上的,“御碑亭”三字只是这个亭子的名字而已,所以应该标到亭子上。

我从网上找了几张现实中遗存的真正的“御碑亭”,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这里要表扬第一张正确图片所在的上海京剧院,错误的呢,下次能改过来就好了。

戏台上那些因34文字34而闹的笑话

真实的“御碑亭”

上述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不可原谅,第二个似乎可以更完美,第三个我有点吹毛求疵了,不过,既然我们剧团演出,呈现就应该精益求精。再说,现在不是解放前那种艺人不识字的情况了,现在的大剧团里动不动都是“一级演员”、“一级舞美师”什么的,那么多“专家”,要求严一点不过分吧?(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爱戏青年团”,跟我在爱戏的路上不断进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